爱的坚守,梦的启航
时间:2017-07-04 15:44:31
作者:益海嘉里
转载:

6月22日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推出的第16个“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号召全社会伸出一双双温暖大手,用薪火相传的爱与信念,关注贫困儿童的成长,用爱托起他们的梦想,托起一个民族的未来。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可是多年来由于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目前仍有部分儿童的基本生活、学习处于困难之中。推进山区教育扶贫,用教育的力量助力农村脱贫攻坚,志在必行。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滴慈善成就梦想。在关爱儿童的道路上,益海嘉里十年如一日,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截至2016年底,“益海嘉里助学工程” 已在全国14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1个地区资助援建了31所益海学校,目前约有12000多名学生和900多名教师在新的学校环境中学习和工作。 益海嘉里在长达10余年的时间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扶贫方式。

选址、管理全程跟踪 公益助学情暖人间

益海嘉里助学工程从选址开始,就限定了严格条件:必须是贫困地区,急需且当地政府没有能力改善,符合教育部门长期布局的规划;为便于监督施工以及日后义工队伍帮扶,选址要求尽量在当地工厂3小时车程内;施工中,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严格确保工程质量;建成后,由员工组成的义工队伍长期积极与学校保持帮扶、互动,关注学校教学质量及孩子的综合素养。“自主管理,全程追踪”,这是益海嘉里创新的助学模式。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的拉马沟丰益小学是“益海嘉里助学工程”捐建的第1所益海学校。这原本是一所村办学校,益海嘉里助学工程启动时,该校校舍早已是危房,房瓦破碎、房梁塌陷,漏雨面积达建筑总面积的20%以上。2007年 7月,益海嘉里助学工程确定该小学为益海嘉里第一个试点助学工程。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督促施工团队加快筹建进程,仅用一个半月时间将其重建成集团第一所慈善小学——拉马沟丰益小学。同年11月底,全体师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中。

重建后的拉马沟小学拥有了独立的微机室、增设了英语课程、增加了很多图书、实验教学仪器、教具等,师资力量也大大改善;经过近几年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更是得到了显著提升;在2013年下学期的总校期末成绩对比表中,拉马沟丰益小学总体成绩在青龙县24个村中名列第一。

拉马沟丰益小学是全国益海小学的一个缩影,益海嘉里助学工程的成功推动中国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种可复制、可借鉴的助学新模式,帮助更多的乡村学童插上高飞的翅膀。

小人物大作为  义工制度铸就益海嘉里文化灵魂

不同于其他资助学校建成交付后撒手不管的做法,每一所益海学校都有一支由员工组成的金龙鱼义工团队开展帮扶行动,每月至少一次的义工与师生们的面对面交流活动。义工们帮助建设校园环境,维护更新校园设施;与老师、学生们一起植树栽花;走访贫困家庭的学生,为贫困学生带去爱心助学金;与贫困学生组成“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子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不仅如此,金龙鱼义工们还帮助孩子们成立校园舞蹈队、举办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搭建与外界沟通平台,联系中外大学或中学在益海小学开展夏令营、支教、公开课等活动;牵线优质学校资源,与益海小学签订结对帮扶合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对接,提升山区师资力量。

“让农村孩子享受到跟城里孩子一样的环境,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这是每一所益海学校的愿望,也是每一位义工对益海小学孩子们的祈愿。

由义工团队组成“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子帮扶行动,不仅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了生活困难,也让义工与孩子们的心更加靠近。一个义工从四年级开始资助一位女孩,九年的时光,懵懂小姑娘即将步入大学殿堂,而九年也让他们成为彼此默认的亲人,“我早已把她当做我的干女儿。”这位义工骄傲地说。

红色马甲是金龙鱼义工的标志性服装,这一抹红也是益海小学的孩子们倍感亲切的颜色,温暖着孩子们稚嫩的童心。

“温暖、亲情,金龙鱼的大家庭”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背后蕴含是益海嘉里巨大的力量和柔性的展现。这股由内而外散发的力量和温暖,将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温暖 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