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仓 底气“食”足 | 建党百年
时间:2021-07-06 10:30:48
作者:益海嘉里
转载:

新中国诞生之际,西方国家曾断言:人民的吃饭问题是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

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们还经受着世界舆论的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

人间正道,浩荡前行。当我们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回首之间,我们已经用最直观的“吃饱吃好”回应质疑,用饭碗里的获得感、幸福感诠释了制度的优越。

风吹稻花香两岸,一苗一穗,无不闪烁着中国粮油的骄傲。


耕耘中国  我们这样终结“吃不饱”的宿命

在传统农耕社会的土地上,中国人民对粮食生产有着很大的依恋与热情,并不吝送上最美的诗词歌赋和最铿锵的劳动号子。然而,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粮荒、饥窘始终困扰着这个勤劳的民族。食不果腹甚至饿莩载道一直是民生常态,也是最悲怆的民族记忆。

于是,当历史长河流淌到20世纪,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政党、政权,誓将中国人“吃不饱”的宿命做一次彻底的了断终结!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这是1919年《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句话。它的作者是一位名叫毛泽东的26岁的年轻人,两年后的嘉兴南湖上,他和一群革命先驱共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为中国人民过上吃饱穿暖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1941年的陕北,一场大生产运动正热火朝天地开展。面对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紧急封锁,军民开荒种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让万千民众摆脱了饥饿的威胁。陕甘宁边区一片名为南泥湾的荒地上,八路军三五九旅的官兵们挥汗如雨地开垦耕地。这些来自江西、湖南,具有南方耕种水稻经验的农家子弟,把荆棘遍野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在艰难的战争年代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用一锄一镐,创造了粮食丰收的奇迹。

1978年的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庄稼汉把分田到组“秘密”改为分田到户,搞“大包干”。18个鲜红的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范本。实行“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就获得大丰收,一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以往5年的总和!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全国推行中国农民的这一伟大创造,迅速扭转了粮食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短短数年间,全国人均粮食拥有量达393公斤,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为了大地的丰收,中国源源不断地创新科技为农业赋能,朝着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的目标阔步前行。跨入新时代,“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来自中央的声音,在广袤大地上浇灌出强大的科技力量,滋养出累累硕果。

在“中国粮仓”黑龙江省,红卫农场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内,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指挥下进行田间作业,天地连线,大大提高插秧作业效率和质量;在湖南省慈利县龙潭河镇江星村,无人机在种粮大户的灵活操纵下喷洒水稻生物除草剂,一天撒药300亩;在黄淮海小麦主产区,一台台大马力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在田间作业,高科技设备的加入,让机收造成的损失接近为零……

科技的全方位进步,让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丰收中国  我们这样让世界惊叹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被中国共产党人奉为真理的信念,必然孵化出伟大的事业,成就惊世的业绩。在粮食生产领域,我们用一连串的数据,回应一切质疑。

中国从1949年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到如今连续6年每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提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保障中国人口粮基本消费的同时,今天的中国还生产了全世界差不多半数的猪肉,牛羊肉产量也比新中国初期增长了几十倍。

换个角度,我们采用国际横向比较,则更加令人叹服:中国的人均谷物生产水平,1978年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三,到2018年就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3%……

铁的数据,告诉世界一个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发展速度。对比联合国的粮食安全标准,我国早已成功解决了“吃得饱”的问题,并且在追求“吃得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宏观的数据,或许有些枯燥,用老百姓的生活例子来验证“越吃越好”则更加生动丰富。在这方面,中国北方人往往会拿一个馒头来举例子。在曾经的漫长岁月里,粗粮窝窝头一直是大多数北方家庭的主食标配,白面馒头是过年才可能出现的奢侈品。然而,数十年悄然间,白面馒头已不再是稀罕物,窝窝头神奇“逆袭”,成了老百姓平时合理膳食的绿色食品。从改革开放前的粮食匮乏,到如今追求绿色、有机、营养食品,小小的馒头讲述着舌尖上的大国复兴。


粮油英雄  他们撑起中国粮食的一片天

谁撑起了中国粮食生产的一片天?仓禀实、衣食足的中国人,不应该也不会忘记那些粮油战线的英雄功勋。

他们是从一颗种子到万顷良田的坚守者——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为解决了我国14亿人口多吃饭问题,化解世界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谢华安,工程院院士,培育出中国种植面积最广的“东方神稻”汕优63,被誉为“杂交水稻之母”;黄耀祥,水稻育种专家,在世界上最早育成籼稻矮秆良种“广场矮”,实现了水稻单产的第一次突破和飞跃,被称为“中国半矮杆水稻之父”……每一个“中国饭碗”的底座,都无形地嵌刻着这一个个光辉的名字。

粮油英雄从不止于此刻,未来还有更多英雄为“中国饭碗”奉献自己的力量。


“油瓶子”变迁  中国人餐桌品质推向新高度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在老百姓的厨房中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食用油。“粮油”作为一个固定组合,一直是相长共融的存在,一路走来,留下的是同样一条“吃饱”到“吃好”的轨迹。

如今,我们每天安心、省心地使用小包装调和油、花生油、玉米油的时候,不妨回顾一番“油瓶子”的变迁。无需回溯久远,仅仅三四十年前,中国老百姓还需要去粮油店购买散装油,这种暗黄、浑浊的食用油由于制造工艺较落后,含有较多胶质,使用时易冒烟 ,长期使用影响身体健康。二十世纪90年代初,随着第一桶小包装精炼油在中国出现并迅速走进千家万户,既满足老百姓口味需求又确保安全卫生的小包装油进一步夯实了健康饮食的基础,将中国人的餐桌品质推向新的高度。一个馒头、一滴油,我们可以切身地感受到餐桌的巨变,还有推动这一巨变的雄浑力量。

你所习以为常的,是过去无数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景;你所静享的丰衣足食,是无数中国粮油人孜孜奋斗的成就。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此田园诗意的曼妙画面,正成为崛起中国的日常。

粮油,既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聚焦中国人的饭碗,就是聚焦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百姓饭碗与大国粮仓的“家国”故事,还将以更加精彩的情节,赢得这个世界更加热烈的喝彩。